煤泥烘干機
應用范圍: 砂石料場、礦山開采、煤礦開采、混凝土攪拌站、干粉砂漿、電廠脫硫、石英砂等。
處理物料: 石灰石、方解石、碳酸鈣、白云石、重晶石、滑石、石膏、輝綠巖、石英石、膨潤土等
應用范圍: 砂石料場、礦山開采、煤礦開采、混凝土攪拌站、干粉砂漿、電廠脫硫、石英砂等。
處理物料: 石灰石、方解石、碳酸鈣、白云石、重晶石、滑石、石膏、輝綠巖、石英石、膨潤土等
煤泥泛指煤粉含水形成的半固體物,是煤炭生產過程中的一種產品,根據品種的不同和形成機理的不同,其性質差別非常大,可利用性也有較大差別,大致有如下幾種類型:
1)煉焦煤選煤廠的浮選尾煤 這類煤泥在國外,一般是一種廢棄物,其性7186質與洗選矸石或中煤類似;
2)煤水混合物產出的煤泥 如動力煤洗煤廠的洗選煤泥、煤炭水力輸送后產出的煤泥,這種煤泥有的比原煤質量都好,數量少時常常摻到成品煤中。數量多了,摻掉的只是少數,可能有大量的優質煤泥產出,除要妥善處理外,還會對煤礦的經濟效益產生不良影響;
3)礦井排水夾帶的煤泥、矸石山澆水沖刷下來的煤泥 這些煤泥收集起來都屬于煤礦的臟雜煤泥,其特點是數量不多,質量不穩定,但一般都比浮選尾煤質量好。
煤泥本身具有高濕、高粘結性,在干燥過程中濕煤泥經由帶式輸送機進入煤泥打散設備,經過快速打散的塊狀煤泥進入呈負壓的干燥機后分以下幾個工作區:
一是導料區,濕煤泥進入此區與高溫負壓熱風接觸后被迅速蒸發出大量水分,煤泥在大導角的抄板抄動下,形不成粘結便被導入下一個工作區;
二是清理區,濕煤泥在此區被抄板抄起形成料幕狀態,物料落下時易形成粘結滾筒壁現象,在此區由于設備設計有清掃裝置,清掃裝置可以快速清理掉粘結筒壁的煤泥,在這個過程中,清掃裝置對于物料 團球結塊也起破碎作用,從而增加了熱交換面積,提高傳熱傳質的效率,提高了干燥速率;
三是傾斜揚料板區,此區是低溫干燥區,煤泥在此區已呈低水分松散狀態,此區已不具有粘結現象,經過熱交換后成品達到所要求的水分要求,運動進入最后的出料區;四是出料區,干燥主機滾筒在此區不設抄板,物料在此區滾動滑行至排料口,完成整個干燥過程。
1、干燥機抗過載能力強,處理量大,燃料消耗少,干燥成本低;
2、采用順流干燥方式,煙氣與濕物料由同一側進入干燥機,可以利用高溫煙氣獲得很高的蒸發強度,干燥 機出口溫度低,熱效率高;
3、可根據不同的物料性質改變運行參數,使物料在干燥機筒體內能夠形成穩定的全斷面料幕,質熱交換更 為充分;
4、新型給料、排料裝置,杜絕了滾筒干燥機給料堵塞、不連續、不均勻和返料等現象,降低了除塵系統的 負荷;
5、新型內部結構,強化了對已分散物料的清掃和熱傳導作用,消除了筒體內壁的沾粘現象,對物料水分、 粘性的適應性更強;
6、干燥機實現了 “ 零水平推力 ” ,大大減少了擋托輪的磨損,筒體運轉平穩可靠;
7、干燥機采用 “ 調心式托輪裝置 ” ,使托輪和滾圈的配合永遠呈線性接觸,從而大大降低了磨損和動力損 耗;
8、可根據用戶要求控制產品粒度和水分,干燥煤泥時產品水分可達 8% 以下,粒度可控制在 8mm 以下。
末煤、粉煤在原煤中所占的比例逐漸的加大,這是因為煤炭開采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使的動力煤洗煤廠的原生煤泥和煉焦煤洗煤廠的浮選尾煤量大大增加。煤泥作為洗選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因具有粒度細、持水性強、灰分高,且含有較多粘土等特點,給煤泥的綜合利用帶來了諸多不便。目前洗選廠的煤泥絕大部分都廉價售給當地農民,既污染了環境又造成了資源的浪費,煤泥的經濟價值沒有得到真正充沛的挖掘。面對日益潰乏的煤炭資源與居高不下的煤炭價格,煤泥烘干再利用迫在眉睫,煤泥干燥處置新工藝新技術就是為了解決煤泥由于高水分( 20% 30% 而無法綜合利用的問題。煤泥烘干機采取了將煤泥先破碎分散然后再熱力干燥的新技術,使煤泥的處置實現了連續化、工業化,和自動化。經煤泥烘干工藝處置后煤泥的水分可從 25% 28% 降到 12% 左右。由于在煤泥烘干工藝中引入了預破碎、分散、打散、防粘壁工序,煤泥的干燥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也為煤泥烘干行業帶了新活力。